幾個月前,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助理教授班科萊在家鄉塞拉利昂做田野調查時,通過一位去當地做講座的學者,輾轉知道了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農民研究》雜志將舉辦第五屆全球青年學者“農政與發展”研習營的消息。在報名并提交論文初稿后,他通過選拔順利入營。
為期兩周的研習營學習中,共有來自全球32個國家63所大學(學術機構)的76位青年學者,九宮格在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以下簡稱“人發學院”)聆聽中國“三農”發展故事,探討交流全球發展問題,并在北京考察城鄉融合發展,赴太行山區的河北易縣吃住于農家、感受真實的中國鄉村。
“真幸運我遇到了那位學者,真時租場地幸運我參加了研習營。”班科萊回想起來感慨不已,“中國讓我大開眼界,很多方面比一些發達國家做得更好。我的研究方向是婦女土地權益,許多老師和營員的分享讓我受益匪淺。”
培育英才 提升南方國家話語權
近年來,跨國學術交流合作日益常態化,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知識的傳播與共享。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國際學術版圖與知識系統中,西方發達國家仍占據中心與主導地位,學術資源分配不平衡,全球南方國家和地區話語權亟待提升。
“研習營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以學術研究為切入點,與南方國家學員深度交流如何講好自己國家的故事。”中國農業大學人發學院教授葉敬忠告訴記者。
2015年,時任《農民研究》雜志主編、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人發學院兼職教授薩圖尼諾·博拉斯,與時任中國農業大學人發學院院長葉敬忠,開始籌劃為來自全球南方的青年學者開設研習營,以構建更加公平、包容的學術交流環境,支持全球南方國家和地區年輕學者的學術共同體建設。
2019年,在葉敬忠、薩圖尼諾·博拉斯和南非西開普大學教授露絲·霍爾的發起下,中國農業大學人發學院聯合《農民研究》雜志、未來農業聯盟,在人發學院共同舉辦了首屆全球青年學者“農政與發展”研習營。此后研習營在線上舉辦兩屆、南非舉辦一屆,今年夏天重回中國。
“2019年我們收到約750份申請,在綜合考量國家(地區)、性別、機構、論文質量等后,篩選出35個國家的55名參與者,女性參與者達到67%。”薩圖尼諾·博拉斯說,“今年我們收到了450份申請,從中篩選出來自32個國家的76名參與者,毫無疑問,他們是本國、本地區在該領域內的佼佼者。”
每屆研習營圍繞土地制度、人口遷移、性別研究、氣候變化、食物體系等農政與發展領域重要議題進行交流討論,既包含農政研究理論與方法、學術文章投稿與發表等授課模塊,又包含組內互評、討論回應等演練。
“如今,在許多國家,農業資本集團越來越強大,他們組織規模化耕作,一定程度上帶來壟斷效應。在各方因素影響下,世界各國依賴農業生存的龐大農村人口該何去何從?我們這些研究課題,對于政策制定者和農民本身都具有重要意義。”露絲·霍爾說。
研習營得到歷屆參與學員普遍好評,不少學員表示,研習營除技能培訓外,更為全球南方國家年輕學者代表搭建了可持續的學術研究與行動實踐平臺。據統計,首批學員在《農民研究》雜志共發表15篇論文,前四屆學員累計已發表國際前沿期刊論文60余篇,有效擴大了南方國家的國際聲量。
來到桑崗 實地感受中國普通鄉村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桑崗村,一個位于太行山深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北方村莊。1996年,葉敬忠初到桑崗村時,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村民的貧窮生活形成鮮明對比。他決定長期關注這片土地,在組織開展研究實踐的同時,逐步訪談幫助村民改變生活現狀。
28年來,一批又一批師生在葉敬忠的帶領下,與桑崗村及縣鄉政府一同為改善村里道路、灌溉、飲用水等基礎設施出謀劃策,推動村民能力建設,傳承鄉村文化,以行動研究的方式探索新的減貧和鄉村發展之路。
本屆研習營最大的特點是在往屆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增設了5天桑崗村實地研修的環節。老朋友葉敬忠帶來了異國新朋友——他們與村民同吃同住,親身感受中國農村的真實樣貌。
“正如葉教授團隊所做的,參與式行動研究意味著學者要同所研究的社區共同努力,對其產生社會影響并幫助其積極轉型,這無疑需要很長時間,需要一屆又一屆師生的傳承。”來自哥倫比亞的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博士生伊塔約莎拉告訴記者,“在桑崗村,我小樹屋們了解到這里28年來發生的巨變,也學習到學術研究機構與鄉村保持長久連接的方法。”
“在菲律賓,許多小農戶并不具備單獨進入市場的能力,只能等中間商收購農產品,大部分利益被中間商獲取,小農戶連討價還價的資格都沒有。”來自菲律賓的中國農業大學在讀博士生卡洛告訴記者,令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桑崗村的“巢狀市場”,這是農村生產者與城市消費者之間出于信任直接對接形成的農產品銷售網絡,沒有中間商賺取利益,農民在產品銷售中能獲得更高利潤,城市消費者也能以低于市場的價格買到健康的農產品,一舉兩得。
在研習營學員眼中,桑崗村“每個村民都十分開放、坦率、友好”,愿意為素未謀面的人打開自家大門。
來自緬甸的悉尼大學助教艾伊,從正處于冬季的澳大利亞來到中國,因為不適應炎熱的環境而中暑。“當時我頭暈咳嗽得厲害,暫住家庭的戶主趙文錄叔叔立刻跑去藥店買藥,很快緩解了我的癥狀,令我十分感動。”艾伊連連稱謝,“不僅如此,阿姨做的中國菜很好吃,和村民們跳舞很愉快,負責村莊建設規劃的王海強老師對村里建見證筑設計的介紹令我耳目一新……在這里,我能暫時忘掉生活中的煩惱,享受美好時光。”
知己知彼 探索中國故事更優講法
葉敬忠坦言,舉辦研習營主辦方有兩點“私心”:一是希望這部分未來的世界學術精英,能夠記得他們曾在中國參加研習營的美好經歷,成為友華中堅力量的組成部分;二是希望在與各國學員的交流中,了解我們應該向國際社會講述哪些令他們更感興趣的講座中國故事。
“我們一直都在強調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故事不在于華麗的辭藻,最重要的是,要對國際社會有充分的了解,明白該講什么故事,用什么方式去講。”葉敬忠說,“結合與歷屆學員交流的情況和我的過往見聞,我認為,中國的土地制度、對小農戶權益的保護和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投入政策等,就是很能打動人心的中國‘三農’故事方向。”
談起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歷程,曾做過深入研究的薩圖尼諾·博拉斯如數家珍:“新中國成立后,城市和工業飛速發展,城鄉差距越來越大。但近年來,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就是為了縮小城鄉差距。其他國家能從這段歷史中向中國學到很多東西,但大家也應該看到,中國的城小樹屋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達成平衡發展會是一段漫長的歷史,想要達成這個目標,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長期以來的政策引導是關鍵。”
來自厄瓜多爾的博士何塞畢業于牛津大學,十年前曾在寧波大學學習過兩年中文。再次回到中國,他感慨中國的巨變,農村基礎設施有了顯著提升,高速公路和快遞成為聯通城鄉的重要渠道。“我覺得中國的土地制度很好。同時,中國通過衛星和先進的遙感技術監測土地的用途及物理信息等,這樣能夠更好地落實保護農業用地。”他告訴記者,拉美和非洲的很多國家沒有土地改革和土地數據庫,學習中國的土地管理經驗將有助于解決許多土地沖突問題。
“2020年,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這是偉大分享的成就,證實了中國鄉村發展成果是惠及廣大農民的,而不是被少數資本集團所攫取。”伊塔約莎拉說,“中國小規模、多元化的鄉村產業發展,改變了大家‘產業一定要是大規模的’這種認知。”
“這次來中國,我看到了許多我們國家所欠缺的東西,比如知識群體與農村的緊密聯系、高水平農業機械化、高效公正的鄉村治理等。”班科萊說。
談及未來,葉敬忠表示研習營會一直辦下去,希望每兩年辦一屆全球性研習營,中間間隔的年份,在各個區域開展相對小規模的區域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