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榮縣雙古鎮,95%以上村民靠種茶奔了小康。“在這聚會兒采茶比出去打工劃算,麻利點兒一天能掙1000多塊!”雙古鎮村民王榮貴這樣說。
四川種茶歷史悠久。過去,由于缺乏叫得響的品牌、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茶產業發展一度低迷;近年來,四川以“三茶”統籌發展為引領,通過促進產業深度融合、培育產業知名品牌等七大路徑,全省茶產業質量效益穩步提升。2021—2023年,川茶年產值連續3年突破千億元大關。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四川各地正在精準發力。
高標準生產
讓品牌更響、銷路更廣
4月19日,“峨眉山茶”區域公用品牌新形象在北京發布,這意味著“峨眉山茶”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雙品牌戰略取得實質成效。目前,“峨眉山茶”品牌價值達46.44億元,躋身全國綠茶類區域公用品牌前十強。
在“峨眉山茶”區域公用品牌中,“竹葉青”無疑是名聲最響的品牌,其銷量連續16年領跑小班教學全國高端綠茶銷量榜。品牌“叫得響九宮格”,堅持高標準生產是關鍵。
“我們堅持‘高山’‘明前’‘茶芽’的采摘標準,高價收購,倒逼高標準生產,讓茶農的錢袋子鼓起來。”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先洪說,2026年,企業將建成占地近500畝的數字化中央工廠,生產能力有望再上一個臺階。
“綠葉子”變“金葉子”,感受最深的當屬茶農。茶農余建明感慨:“以前采一大背簍的茶,只能賣幾十元。現在,一小籮筐茶就可以賣好幾百元,收入翻了幾番!”
不僅要深耕國內市場,還要搶占海外賽道。谷雨過后,樂山夾江縣春茶采摘結束,但當地茶園和茶廠依然忙碌,出口茶企生產車間內,智能化加工生產線運轉不停。
夾江縣的茶農在采摘夏秋茶。人民網 趙祖樂攝
四川每出口2噸茶,便有1噸來自夾江。夾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蔡永洪表示,夾江的精制夏秋茶品質上佳,在國際大宗市場上很受歡迎,是名副其實的“川茶出口第一縣”。近年來,當地瞄準中亞、東亞等地國家對精制夏秋茶的巨大需求,引育了標準化、規模化、社會化、集群化的出口茶企業,打通出口茶葉貿易路徑。
茶園里,機器轟鳴,十幾個茶農正在采摘夏秋茶,他們手里的采茶機在茶壟上輕輕一掃,鮮嫩的茶葉便齊刷刷“鉆”進了袋子。茶農李萬清透露:“現在,村里夏秋茶的采摘基本實現了全部機械化,可持續到9月底,多的話一畝茶能增收5000元。”
“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及出口,樂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波一臉自豪,“樂山當地茶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市場,目前已有13家企業獲出口茶自主經營權,我們的茶葉銷路變得越來越廣。”
高科技賦能
讓茶葉更香、品質更優
在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梅嶺村的茶園里,每隔兩米就豎著一根噴淋管,2000余根噴淋管會定時、定量對茶樹進行霧灌。同時,茶園中還配備了太陽能殺蟲燈,白天儲能,晚上殺蟲,為茶園支起了一張寬大的防護網。
“這些設施全部接入了智能化系統,通過系統可以調整太陽能殺蟲燈的開關時間和霧灌器的水量,實現智能精準管理。”茶園智能化系統管理員胡兵點擊“開始霧灌”按鍵后,通過監控,便能看到2公里外茶山上的霧灌器開始工作,“霧灌器實現了全覆蓋,可以確保每株茶樹都能‘喝飽水’。”
安裝了智能霧灌器的梅嶺茶山。人民網 趙祖樂攝
建設智慧茶園,只是科技賦能茶產業發展的縮影。過去,四川綠茶味苦、紅茶保質期短等問題一度影響銷售,現如今,技術的發展讓這些難題迎刃而解。
2020年,宜賓市茶產業研究院掛牌成立,在茶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帶領下,研究院科研團隊與川茶集團、川紅集團通力合作,直擊四川綠茶苦澀難題。“我們通過精準把控鮮葉水分、殺青溫度、殺青時間等,保證鮮葉殺勻殺透,最終降低綠茶苦澀味。”宜賓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茶產業研究院黨組書記曾旭表示,今年宜賓早茶產銷會上,去除苦澀味的綠茶產品獲得與會專家及各地茶商的一致好評。
“在宜賓市茶研院的幫助下,我們改進了川紅工夫紅茶工藝,創新研發出適宜長期貯存的川紅工夫緊壓紅茶。預計今年產量將達到300萬餅。”在川紅集團生產車間,該集團技術總顧問孫洪正在調試新的緊壓生產線,據他介紹,傳統紅茶保持期僅為36個月,川紅工夫緊壓紅茶不僅保質期更長,滋味還更加醇厚。
“川茶已經實現從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蛻變。”曾旭說,通過技術的加持,未來,他們將持續發揮科技賦能效應,助力川茶出川、香飄世界。
產業鏈延伸
讓文化更活、優勢更強
雙手抓起鍋中鮮葉不停翻面,鮮嫩的茶葉沐浴在炙熱的鐵鍋里,葉片從舒展到卷曲,直至葉質柔軟、葉色勻稱、茶香四溢……每年春天,蒙頂山“斗茶”大賽都會如期而至,百余名茶藝大師在這里斗茶、鑒茶、品茶。
“來參加這次比賽,主要是為了比較大家在制茶工藝上的差別,取長補短。”今年的大賽冠軍翟俐麗這樣說。
據記載,公元前5共享會議室3年,人工種茶第一人——吳理真在蒙頂山種下7株茶樹。2000多年來,“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名揚天下,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也因此成為世界茶文化發源地、世界茶文明發祥地。近年來,當地開啟“會+展+賽”模式,賦能茶文化傳承與發展,利用茶資源、茶優勢讓茶歷史、茶文化深入人心。瑜伽場地
蒙頂山貢茶文物展覽。人民網 趙祖樂攝
“完全沒有想到,我們蒙頂山茶這么出名!太令人驕傲了!”“五一”期間,“故宮貢茶回蒙頂山”在蒙頂山茶史博物館開展,珍藏于故宮博物院的7種12套蒙頂山貢茶文物,講述著千年以來蒙頂山貢茶的輝煌歷史,吸引不少市民游客訪談打卡。
“我們還啟動了相關典籍編纂工作,邀請專家學者走進講堂。未來3年,將力爭把蒙頂山茶大講堂發展成知名專家學者匯聚之所,開展老川茶品種課題研究……”作為四川省蒙頂山茶科普基地主任,楊忠坦言,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
在雅安,還有著與蒙頂山茶同宗同源、被譽為“黑茶鼻祖”的雅安藏茶。
據記載,文成公主和親時,將雅安茶帶到土蕃,開創了西藏1300多年飲茶史。作為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雅安自古就是我國邊銷茶(一種專門銷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緊壓茶)的重要生產基地。
雅安茶廠擁有478年不間斷制茶史,是國家長期指定生產邊銷茶的重點企業之一。茶廠內,可以看到極具民族風九宮格情的中國藏茶博物館、茶馬古道文化研究工作站等。
雅安茶廠生產的雅安藏茶。人民網 趙祖樂攝
“我們還打造了茶主題酒店,推出了特色文創產品,讓大家全方位了解茶文化。”雅安茶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朝貴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展茶文旅融合項目,挖掘藏茶醫藥價值,打造出更多的“茶周邊”。
近年來,雅安打造了全國首個百公里百萬畝鄉村振興茶產業帶,創建全國首個茶主題休閑農業公園,建成百丈湖等一批旅游休閑度假區……全市年均接待茶旅游客500萬人次,收入超50億元,在加快推進茶文旅融合發展的快車道上行穩致遠。
守正創新,打通茶產業鏈條內外循環。這幾天,第十三屆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正在成都舉辦,全國36個縣域名茶產區首次匯聚,近2000家中外企業攜名優產品精彩亮相,川茶“新茶飲”品牌也閃亮登場……
研發新技術、開辟新賽道、實現新發展,劍指“2030年川茶綜合產值超過2000億元,基本建成現代茶產業強省”這一目標,四川昂首闊步,奮勇向前。